让智慧流动,让观点交锋,师友律所【师·享汇】系列课程正式启幕,旨在夯实青年律师专业基础,提升实务能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促进全所律师之间的业务交流与经验分享。
“
活动伊始,郑律师简要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背景和意义。法律实务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案例的积累与研磨,而案例分析、论述不仅是对专业知识的检验,更是对逻辑思维、表达能力的综合锤炼。此次选取的两个案例聚焦“视同工伤的认定边界”和“农村自留地转让协议效力”两大主题,案例案情较为复杂,法律适用存在探讨空间,对分析者的法律检索能力、逻辑思维和论证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四位实习律师——蔡乐言、蔡书香、章淑玲、吴文德深入研究,梳理案件事实,查找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类案裁判观点,形成了各自的分析报告和解决方案。
1
登台主讲 展现专业风采
会上,四位实习律师依次上台,围绕案例展开讲解。案例一的核心争议点:员工病假期间处理工作后手术死亡的工伤认定。实习律师蔡乐言、蔡书香,从基础案情分析入手,层层递进,清晰地梳理了案件事实和法律关系,结合类案的裁判要旨,提出了自己对于案件处理思路和见解。案例二的核心争议点:农村自留地转让协议效力的认定。实习律师章淑玲、吴文德展现了开阔的视野和严谨的思维,他们运用不同的法律解释方法,探讨了协议主体适格性、签署程序合规性等多角度的问题,并结合行业背景和潜在风险,给出了兼具专业性和实用性的合规建议。
2
观点交锋 碰撞智慧火花
实习律师讲解完毕后,现场设置了互动提问环节。在场人员纷纷从案件细节、论证思路、法律适用的不同角度进行提问和探讨,现场气氛热烈,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实习律师们沉着应对,或进一步阐释己方观点,或在讨论中吸收新的思考角度,充分体现了师友律所开放包容、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
3
导师点评 指引成长方向
活动尾声,指导本次活动的郑淑红律师对四位实习律师的表现进行了专业且中肯的点评。她高度赞扬了实习律师们认真的态度、深入的研究和敢于表达的精神,并针对他们在案例分析和讲解中的亮点与可提升之处进行了细致指导,尤其强调了法律论证的严密性、客户视角的转换以及风险预判在实务中的重要性。
“
本次案例研讨会,不仅为实习律师提供了展示自我、锻炼综合能力的实战平台,也促进了全所范围内的业务交流与知识共享,有效激发了律师们的学习热情和专业活力。青年律师是律所发展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将持续探索更丰富、更有效的内训活动,为青年律师的成长赋能,不断提升专业法律知识,更好地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服务。